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

2018年12月06日 10:47  点击:[]

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

专业代码:040203      普高生源

 一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,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、知识与技能,能够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、技术指导、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。

 

二、毕业要求

 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,接受社会体育活动相关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基本训练,掌握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。

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
1.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,正确的世界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,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;

2.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;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、表达能力、人际沟通能力、终身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;

3.掌握科学健身的理论与方法,具有健康的身体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;

4.掌握一门外语,具有良好的听、说、读、写能力,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,使用外语进行专业领域交流;

5.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所需的体育学、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;

6.掌握体育健身运动项目的技术及练习方法;

7.具有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咨询、技术指导、组织管理、健身指导、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;

8.熟悉国家有关社会体育活动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;

9.了解社会体育活动的理论前沿和社会需求;

10.具有一定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,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。

三、学制、学位和毕业学分

 1.学制四年,学生可在3-6年完成学业。

2.授予学位:教育学学士学位。

3.毕业学分:本专业毕业生最少修读160学分,其中必修课116学分。

四、主干学科和学位课程

1.主干学科:体育学、公共管理

 2.学位课程:社会体育导论、健身理论与指导、体育市场营销、器械健身、游泳与救护、健身健美操、瑜伽、运动生理学、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

 

五、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

课程结构

必修课

选修课

合计

占总学分

比例

学分

学时

学分

学时

学分

学时

通识教育课程

理论教学

25

440

8

128

33

568

20.6%

实践部分

7

174

0

0

7

174

4.4%

学科基础课程

理论教学

24

396

0

0

24

396

15%

实践部分

6

84

0

0

6

84

3.8%

专业教育课程

理论教学

27

432

27.5

340

54.5

772

34.1%

实践部分

2

32

6.5

204

8.5

236

5.3%

实践教学课程

专业实践课程

25

――

――

――

25

――

15.6%

创新创业实践

――

――

2

――

2

――

1.3%

总  计

116

1558

44

672

160

2230

100%


关闭